商案内幕

主页>商业资讯>商案聚焦>商案内幕>
江苏高院维持判决:蒙牛因包装“撞脸”伊利被罚500万元
2025-10-17 12:08 来源:经东网商业

  近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伊利与蒙牛之间的包装不正当竞争纠纷作出终审判决,确认蒙牛“精选牧场”纯牛奶包装与伊利“金典”包装高度相似,构成侵权,要求蒙牛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伊利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500万元。

  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两款产品的视觉元素几乎一致。伊利的“金典”包装自2006年推出后,凭借独特的配色、字体和插画形成了较高的市场辨识度。2023年底,蒙牛推出的“精选牧场”包装在色彩、排版及图案上与伊利的设计极为相近,且未在包装正面突出自身品牌标识,导致消费者在超市货架上容易产生混淆。

  法院审理时,伊利提供了电商平台用户评论、第三方市场调查等证据,证明实际存在消费者误认的情况。相反,蒙牛的抗辩——包装元素属于行业通用、属于在先设计的延续——未被法院采纳,认为整体视觉效果已形成受法律保护的独创性组合,蒙牛的做法侵犯了伊利的商标权和商业信誉。

  最终,法院判决蒙牛赔偿伊利500万元,并要求其在判决生效后15日内停止使用争议包装。伊利原先要求的2000万元赔偿及在《中华知识产权报》《法治日报》等媒体上刊登声明的诉求被驳回。

  此案在乳业界引发广泛关注。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行业进入增长红利消退期,乳业巨头从规模扩张转向存量竞争,包装已成为抢占终端的“捷径”。蒙牛此次因包装“撞脸”被判赔,暴露出其在品牌创新上的短板,也提醒其他企业在产品设计时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伊利方面表示,将继续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并呼吁行业加强创新,避免因同质化竞争导致的法律纠纷。蒙牛则在声明中称将尊重法院判决,尽快完成包装更换工作,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审查机制,防止类似侵权行为再次发生。

  法律专家指出,此次判决强化了对包装近似侵权的司法保护力度,对整个快消品行业具有示范效应。未来,企业在进行包装设计时,需要对已有商标和包装进行充分的检索和风险评估,确保新包装具备足够的辨识度和独创性,以免因“撞脸”而陷入不必要的诉讼。

  此次案件的审理与判决,不仅是对伊利品牌权益的维护,也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实际案例,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竞争向创新和质量提升的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