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第二批科创债ETF在沪深交易所同步上市,瞬间成为机构投资者的“盘中餐”。截至收盘,14只新基金累计认购规模已超过30亿元,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以及泰康人寿等保险机构的认购额均在20亿元以上,显示出机构对债券ETF的强烈需求。
这些ETF的快速认购离不开机构资金对债券交易工具的偏好。近年来,养老金、保险、信托、企业年金等机构在债券ETF持有人名单中占比持续上升,2025年上半年报告显示,机构已成为债券ETF前十大持有人之一。在调仓成本上行的背景下,公募FOF和基金投顾机构更倾向于通过“ETF化”方式实现战术资产配置,进一步提升了对科创债ETF的青睐度。
从产品规模来看,第二批科创债ETF的加入使得科创债ETF整体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较首批产品的千亿元规模实现了数倍跃升。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规模的快速扩张不仅提升了市场流动性,也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融资渠道。
科创债本身因投向精准、融资模式灵活而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青睐。2025年全年,券商科创债发行规模已超过570亿元,金融机构正以融资与服务双轮驱动,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ETF的出现则将这些债券以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高的透明度推向二级市场,进一步扩大了资金的覆盖面。
机构投资者在认购后迅速进行二级市场交易,盘中成交额屡创新高。仅博时旗下的科创债ETF在首日盘中成交额就已突破27亿元,显示出机构在午盘阶段的活跃度和对流动性的高度重视。做市商以券商为主,为基金产品提供了主要的流动性支持,确保了交易的顺畅进行。
从投资价值角度分析,科创债ETF兼具债券的稳健收益和ETF的交易便利,能够满足机构对资产配置的多元需求。其收益率相对国债更具吸引力,同时又具备较低的波动性,成为机构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的理想配置品种。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预计,随着科创债ETF产品的持续密集成立,更多资金将被引导至科技创新领域。监管层也在积极完善相关政策,为债券ETF的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总体来看,第二批科创债ETF的成功上市不仅提升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活跃度,也标志着债券ETF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布局。随着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构需求的持续增长,科创债ETF有望在未来成为连接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