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

主页>健康生活>保健养生>
秋冬季心脑血管高发警报——四类人群需提前防范
2025-10-23 10:13 来源:经东网综合

  近期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医院急诊数据显示,短短一个月内多地胸痛中心接诊急性心梗患者已突破30例,其中不乏年轻人,提示气候变化对血管健康的冲击正在加剧。专家指出,秋冬季节血管容易因寒冷收缩、血液黏稠度升高,导致血压波动和血管痉挛,进而诱发心梗、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在此背景下,医学界特别提醒四类人群要格外警惕。第一类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基础疾病累积,面对寒冷刺激更易出现血管痉挛和血压升高,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显著提升。

  第二类是肥胖或超重人群。肥胖常伴随血脂异常、血糖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使血管壁负担加重,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第三类是慢性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三高”人群。这类患者本身血管已受损,寒冷环境会进一步促使血压骤升,增加脑出血、心梗的概率。

  第四类是长期承受高压或不良生活习惯的人。长期精神紧张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血管收缩频繁;而长期吸烟、酗酒则直接损伤血管内皮,进一步加速动脉硬化,形成双重风险。

  除了上述高危人群,近期研究还发现孕产妇和先天性血管异常者在气温骤降时也需特别关注,主动脉夹层等致命疾病的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

  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专家建议从生活方式入手进行防护:保持适度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并在早晚温差大时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和四肢的防寒措施。对于已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必要时提前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公共卫生部门也在加强宣传,提醒市民在出现胸闷、胸痛、头晕、突发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避免延误抢救黄金时间。

  综合来看,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窗口”,老年人、肥胖者、慢性病患者以及长期高压或不良嗜好者是最需要警惕的四类人群。通过科学防护、及时就医和健康管理,可在寒冷来袭时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