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媒体曝光了奥特曼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Merge Labs正研发一种全新的“声遗传学”(Sonogenetics)技术,计划通过超声波远程激活或抑制特定神经元,实现对大脑信号的读取与控制,摆脱传统的侵入式手术方式。该项目的出现被视为对马斯克Neuralink侵入式路线的直接挑战,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大体可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三类,其中侵入式需要在大脑内部植入电极,能够获取高分辨率的神经信号,但手术风险和伦理争议较大。相对而言,非侵入式技术通过头皮或颅骨外部采集脑电信号,虽然安全性更高,却因信号衰减导致分辨率受限,难以实现精确的意图解码。
Merge Labs的声波方案则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声遗传学融合基因工程与物理学原理,通过对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对特定频率的超声波产生响应,从而在不打开颅骨的情况下实现对神经元的精准调控。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超声波的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实现对深层脑组织的“无创”刺激与读取。
据悉,Merge Labs已邀请生物分子工程专家米哈伊尔·夏皮罗加盟,他在非侵入式神经技术,尤其是超声波与大脑交互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奥特曼本人表示,将以董事长身份参与公司治理,但不直接介入日常研发工作,力求让技术团队保持独立创新。
在融资方面,Merge Labs计划在近期完成数亿美元的融资轮,已吸引包括OpenAI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表达兴趣,目标募集约2.5亿美元,以支撑硬件研发、临床试验以及后续的商业化布局。
业内专家对该项目持审慎乐观态度。神经科学家指出,声波技术若能实现对特定神经元的高选择性激活,将显著提升非侵入式BCI的信噪比,推动其在残障康复、脑疾病诊疗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但也有人提醒,基因改造的安全性、长期效应以及监管合规仍是必须跨越的关键障碍。
与此同时,其他科技巨头也在探索类似的非侵入式路径。Meta近期披露的AI驱动脑机读取技术,同样依赖外部硬件将大脑信号映射为文字输入,准确率约为80%,显示出行业对低侵入性方案的共同追求。
如果Merge Labs的声波脑机接口能够在实验室验证后顺利进入临床,其潜在影响将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能为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提供更安全的神经调控手段;另一方面也可能为普通用户打开“思维即输入”的新体验,进一步模糊人机边界。
然而,技术的成熟仍需时间检验。当前的研究多停留在动物模型或小规模人体试验阶段,如何在保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信号解码精度,将决定该技术能否真正挑战Neuralink的市场领先地位。
总的来看,Merge Labs的声波脑机接口项目为脑机交互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非侵入式技术的商业化前景提供了可行的路径。随着更多实验数据的公开和监管框架的完善,未来或将见证声波技术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中的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