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

主页>商业资讯>深度观察>
情绪经济或将突破4.5万亿元——消费升级新引擎蓄势待发
2025-10-23 10:51 来源:经东网商业

  中国情绪经济正快速崛起,最新行业报告显示,2024 年该细分市场规模已达约 2.3 万亿元,预计到 2029 年将突破 4.5 万亿元大关。情绪经济指的是围绕情感体验与心理需求的消费活动,包括情感营销、情绪消费品、线上疗愈服务等,已成为“悦己经济”的延伸与升级。

  从规模来看,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情绪经济规模为 2.307 767 亿元,预计 2029 年将超过 4.5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约 12% 左右。这一增长速度远高于传统消费品行业,显示出情绪价值正被快速商品化。

  推动情绪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多元且互相叠加。首先,消费升级进入 3.0 阶段,消费者对精神层面的满足需求日益凸显;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使情绪识别、情感交互等新形态产品层出不穷,进一步激发了“治愈感”付费的意愿。此外,Z 世代及“中女”群体对情绪消费的偏好尤为明显,成为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在细分赛道上,情绪经济呈现出丰富的生态布局。心理咨询与线上疗愈、解压玩具、香薰盲盒、剧本杀、疗愈酒店、AI 心理助手以及情绪可穿戴设备等均已形成规模化商业模式,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用户的即时情绪需求,也在情绪数据资产化方面展现出新的商业价值。

  政策层面,国家持续推动消费升级与数字经济发展,鼓励创新型消费形态。相关部门对心理健康服务、数字内容创作等领域的监管逐步完善,为情绪经济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制度保障。企业在合规框架下,能够更大胆地探索情绪价值的商业化路径。

  资本市场对情绪经济的热情同样高涨。多家创投机构已布局情绪消费细分赛道,相关企业在融资轮次中频频获批数亿元资金,行业并购与整合活动亦在加速进行。从长远来看,情绪经济有望成为推动内需、提升消费质量的重要引擎。

  然而,快速扩张也伴随挑战。情绪数据的隐私保护、产品同质化风险以及消费热情的可持续性都需要行业制定更为细致的标准与监管措施。只有在确保用户体验与安全的前提下,情绪经济才能实现稳健增长。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和消费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情绪经济的规模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若能有效对接政策导向、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情绪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实现消费升级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