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调查

主页>商业资讯>商业调查>
赤峰中唐特钢查获掺假铁丝压块 中间商被罚没引发行业警示
2025-10-23 10:29 来源:经东网商业

  近日,赤峰市中唐特钢在对一批运抵的废旧铁丝压块进行抽检时,发现压块内部混有土壤和垃圾等杂质,随即对该批货物予以没收,并对供货的中间商依法实施处罚。此事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凸显了废钢回收链条中的质量风险。

  据悉,涉事的中间商张瑞井长期从事废钢回收业务,此次通过山东济宁的一家回收公司采购了约35.77吨的铁丝压块,并将其运往中唐特钢进行交易。货车在10月7日抵达后,钢厂先行卸货再进行现场验货,结果在拆解压块时发现其中掺杂有大量土壤和垃圾,导致整批货物被认定为不合格并被现场扣押。

  中唐特钢在验货后立即向运输司机出具了没收单据,明确表示该批压块因掺假不符合企业质量标准,必须依法没收处理。钢厂方面强调,废钢回收产品必须严格符合国家及行业的技术要求,任何掺假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制裁。

  事发后,赤峰当地警方介入调查并对外通报,表示已与双方进行协调,建议当事人通过协商或司法途径解决纠纷,必要时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警方的介入为后续处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提醒行业内的供应链各环节必须依法合规。

  面对钢厂的处罚,张瑞井迅速联系了济宁的回收公司。对方在了解情况后,同意对已发货的压块进行退货,并对张瑞井因运输产生的费用进行相应补偿,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平息争议。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的紧张关系,但仍未消除对行业信用的负面影响。

  从法律层面来看,掺假销售废钢产品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去年,济南市法院对一起类似案件作出判决,对涉案人员处以多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涉案的伪劣钢筋压块及违法所得被全部没收。此类案例表明,监管部门对废钢掺假行为的打击力度正在加大,违法成本显著提升。

  行业专家指出,废钢回收链条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加强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尤其是对压块等大宗物料的抽样检查,应采用更为严格的技术手段,以防止掺假行为在供应链中蔓延。过去的经验表明,掺假不仅危害钢材生产安全,还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巨额罚款和声誉损失。

  此次事件也提醒钢厂在采购废钢时应完善先验后卸的流程,避免因先行卸货导致的质量争议。中唐特钢在事后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内部验收制度,并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确保原材料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总体来看,赤峰中唐特钢查获掺假铁丝压块的案件再次敲响了废钢行业的警钟。监管部门、企业以及中间商需共同承担起质量监管的责任,只有构建透明、可追溯的供应链,才能有效遏制掺假行为,保障钢铁生产的安全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