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的钴产量继续占据全球供应的绝对优势,2024 年其产量约 22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75% 以上。在全球新能源车与高端消费电子对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刚果(金)钴资源的稀缺性与集中度使其成为全球钴企争相布局的核心目标。
首先,刚果(金)钴资源的储量与产量在全球金属市场中占比超过半数,储量约 600 万吨,占全球钴储量的 55%。这种资源高度集中导致全球钴供应链对该国政策变化极为敏感,一旦出现出口限制,便会在短期内引发供应紧张并推高价格。
近期,刚果(金)政府先后实施了为期四个月的钴出口禁令,并在2025 年多次延长禁令至10 月中旬,同时推出年度出口配额制度,2025 年配额仅为 1.8 万吨。这些政策旨在遏制全球钴供过于求的局面,提升本国在国际钴价形成中的议价能力。禁令实施后,全球钴原料供应预计削减约 7‑10 万吨,占全球供应的 30% 以上。
禁令与配额的直接后果是钴价出现显著回升。2024 年底至2025 年初,国内电解钴均价从 15 万元/吨跃升至 17.5 万元/吨,涨幅超过 8%;与此同时,国际钴价也从历史低点回弹,MB 钴价突破 10 美元/磅大关。价格波动进一步刺激了企业加速布局刚果(金)矿产资源的意愿。
需求端的驱动因素同样强劲。新能源汽车对三元电池的需求仍保持高位,2024‑2025 年全球钴需求预计将突破 25 万吨,主要来源于电动汽车与消费电子的快速增长,尤其是 AI 终端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提升。钴作为三元正极材料的关键成分,其需求的持续上行为刚果(金)钴资源提供了坚实的市场支撑。
在此背景下,全球主要钴企纷纷加大在刚果(金)的投资力度。Glencore、华友钴业、洛阳钼业等公司已在当地布局大型铜钴矿项目,洛阳钼业2024 年钴产量已达约 11.4 万吨,占全球钴产量的 40%;华友钴业则通过收购与合作提升在刚果(金)矿区的资源占有率。这些企业的布局不仅是为了确保原料供应,更是抢占未来钴价上行的利润空间。
然而,刚果(金)钴供应链仍面临安全与物流风险。该国长期存在武装冲突与非法抢劫事件,可能导致矿区生产中断或运输受阻。此外,钴矿多伴生于铜矿,资源高度集中在加丹加铜钴带,使得单一地区的政策或自然灾害对全球供应产生放大效应。
综合来看,刚果(金)钴资源的产量垄断、政府的出口管控以及新能源产业的需求增长共同塑造了当前的市场格局。全球钴企正通过加大在刚果(金)的投资、争取长期供货协议以及多元化供应渠道,以降低供应中断风险并锁定未来利润空间。随着配额制度的逐步细化和全球电池需求的持续上升,刚果(金)钴资源的战略价值预计将在未来数年内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