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近日向其他联邦监管机构展示了一份修订框架,计划将原本要求大型银行提升资本金近20%的提案大幅削减,预计增幅仅为3%至7%之间。此举被视为在华尔街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力量平衡出现转折,标志着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态度趋于宽松。
此前,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货币监理署(OCC)在2023年7月提出的“巴塞尔协议III最终方案”要求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银行在2026年前将资本金提升约19%。该方案旨在为金融体系提供更大缓冲,以防止类似硅谷银行倒闭的系统性风险,但也引发了华尔街的强烈反对,业界担心资本金上调会抬高放贷成本并削弱竞争力。
最新修订方案将原先的增幅削减至约一半,部分银行的资本金增幅甚至可能低于5%。知情人士透露,修订后大多数大型银行的整体资本金只需增加约3%至7%,显著低于此前的19%或9%增幅。这一调整主要针对摩根大通、花旗、美国银行等约30家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机构。
该计划的制定由美联储副主席米歇尔·鲍曼牵头,联合FDIC和OCC共同审议。虽然提案仍处于草案阶段,但已获得部分监管官员的支持,预计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正式公布。与此同时,FDIC内部仍存在分歧,至少有三名董事对该提案持保留态度,正式通过仍需多数票通过。
面对新规,华尔街主要银行迅速表态。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等高管在公开场合指出,原提案将导致利润下滑并限制贷款能力,修订后则被视为一次“重大胜利”,有助于恢复银行的盈利空间和信贷投放意愿。部分银行已开始加大股票回购力度,显示对监管宽松的积极预期。
分析人士认为,资本金要求的放宽将提升大型银行的杠杆空间,进而可能刺激企业贷款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复苏。与此同时,监管层仍强调要保持金融系统的韧性,计划在修订方案中同步调整市场风险评估方式,允许银行使用内部模型计算风险,以防止资本不足导致的系统性冲击。
市场对该消息的反应相对积极。美国主要银行股在消息公布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投资者预期宽松的资本要求将提升银行的盈利前景并降低合规成本。不过,部分分析师提醒,若资本金增幅过低,可能削弱对潜在风险的防御能力,监管机构仍需在放宽与稳健之间找到平衡点。
总体来看,美联储此次对大型银行资本金要求的放宽,既是对业界强烈诉求的回应,也反映出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监管部门希望通过降低银行负担来激活信贷,支撑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后续该方案的细化与实施细节仍有待进一步披露,监管部门、银行以及市场参与者将继续关注其对金融稳定和经济活力的实际影响。